細說中國帝陵風水
- 張玉正風水網
- Jun 2, 2019
- 4 min read

中國歷代帝王陵寢遍及中國各地,綿延數千年之久,從帝王的建築規模和形制,可以見證一個朝代的興衰;從陵寢的選擇與環境可以明瞭風水演變過程與真正的秘訣。 張玉正前後花了五年時間,走訪考證近百座帝后妃陵,以五百多張風水學的攝影照片,來看帝陵的座山座向,瞭解帝王世家的興廢,並藉此一窺龍穴的精竅、陵寢建築美。彩色印刷,軟皮精裝。本書由聖環圖書公司出版,如欲購買請洽〈02〉2956-6460。『細說中國帝陵風水以五百多張帝王建築、巒頭的彩色照片,盡述風水之祕訣。』


細說中國帝陵風水
目錄 壹、帝王陵墓的演變與風水 一、陵墓形成與原因 二、帝陵形制風水演變過程 三、帝陵風水的考證
貳、傳說中的帝王風水 一、天下第一陵──黃帝陵 二、黃帝故里 三、大地之母──黃河 四、周文王、武王墓 五、天子駕六 六、帝王封山 七、印山越國王陵
參、大秦帝國 一、秦都咸陽 二、大秦龍脈──秦襄王墓 三、秦始皇的地下軍陣 四、驪山──秦始皇陵的龍脈 五、秦二世胡亥陵
肆、大漢王朝 一、千年古都八水繞長安 二、漢朝長安龍脈 三、陵墓新興都市 四、黃腸題湊金縷玉衣 五、布衣皇帝劉邦與長陵 六、惠帝劉盈安陵 七、形如其名文帝劉恆霸陵 八、「文景之治」景帝劉啟與陽陵 九、下罪己詔的西漢武帝劉徹與茂陵 十、八歲昭帝劉弗與平陵 十一、中興之主宣帝劉詢與杜陵 十二、派昭君出塞的元帝劉奭與渭陵 十三、有美女趙飛燕的成帝劉驁與延陵 十四、西漢尾聲──哀帝劉欣與義陵 十五、王莽立九歲平帝劉衎與康陵 十六、西漢帝陵只剩「封土」 十七、龍脈東移──漢光武帝建立的東漢
伍、三國及北魏帝陵 一、劉備的江山與諸葛亮 二、漢昭烈皇帝惠陵龍脈 三、塚、廟、林三祀合一的關林 四、北魏帝陵 五、景陵與邙山古墓博物館
陸、大唐帝國 一、大唐龍脈 二、開國皇帝李淵與獻陵 三、唐太宗「貞觀之治」與昭陵 四、乾陵──史上唯一的二帝合葬 五、睿宗李旦橋陵石雕保存完整 六、讓皇帝李憲與惠陵 七、寵倖楊貴妃的李隆基與泰陵 八、寵信宦官憲宗李純與景陵 九、下詔禁佛的李炎與端陵 十、永泰公主的地宮 十一、懿德太子墓
柒、五代十國的帝王陵墓 一、後周帝陵 二、郭威與嵩陵 三、柴榮與慶陵 四、柴宗訓與順陵 五、十國帝陵──前蜀王建永陵 六、南唐二陵
捌、大宋龍脈與「金」的興起 一、七朝古都開封 二、失落的桃花源 三、北宋皇帝陵寢 四、開國皇帝趙匡胤與永昌陵 五、宋宣祖趙弘殷的永安陵 六、趙匡胤胞弟太宗趙炅與永熙陵 七、真宗趙恒封泰山與永定陵 八、狸貓太子宋仁宗與永昭陵 九、嵩山少林好山水 十、直把杭州作汴州 十一、紹興南宋帝陵龍脈 十二、南宋帝陵為「攢宮」 十三、南宋六陵蕩然無存 十四、「金」的興起與房山金陵
玖、南京明孝陵與北京明十三陵 一、金陵自古形勝,有天子龍脈 二、明孝陵風水格局 三、南京雖有王氣,帝氣實不足 四、北京與明十三陵 五、帝王之都紫禁城 六、明清皇帝祭祀天地的天壇 七、北京明十三陵選址 八、十三陵的龍脈
拾、明十三陵各陵特色與蜀王陵 一、第一陵長陵 二、獻陵雖小,青龍作案 三、景陵為長陵龍脈最佳觀測處 四、當兩次皇帝的朱祁鎮與裕陵 五、完工遭雹雨侵襲的茂陵 六、弘治中興──孝宗朱祐樘與泰陵 七、遊龍戲鳳──武宗朱厚照與康陵 八、湖北龍子世宗朱厚熜與永陵 九、建築完整的昭陵 十、明實亡於神宗朱翊鈞與定陵 十一、短命皇帝光宗朱常洛與慶陵 十二、明代中唯一坐東向西的德陵 十三、無力回天的末代皇帝思陵 十四、不在明十三陵的景泰陵 十五、四川成都明蜀王陵
拾壹、大清帝國龍脈 一、永陵──大清祖陵 二、瀋陽──入關前的國都 三、努爾哈赤葬於福陵 四、太宗皇帝皇太極與昭陵 五、清東陵的龍脈 六、明清二代皇陵立向最大差異 七、清西陵
拾貳、大清十位皇帝與親王 一、入關後十個帝陵與朝向 二、順治皇帝孝陵 三、景陵土葬先例 四、清西陵第一陵──雍正皇帝泰陵 五、十全老人乾隆大帝 六、盛極而衰的帝國嘉慶皇帝 七、東西各建一陵的慕陵 八、咸豐皇帝定陵 九、最短命的皇帝──同治與惠陵 十、帝國悲歌 十一、末代皇帝葬於私家墓園 十二、東陵最高輩份──昭西陵 十三、西陵親王、阿哥、公主等園寢 十四、北京清代親王陵寢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