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n 1, 20191 min read狸貓太子宋仁宗皇帝與永昭陵宋仁宗趙禎是趙恒的第六子,生於大中祥符三年(西元1010年),趙禎就是人們熟悉的歷史戲劇,包公審「狸貓換太子」案中的太子。西元1018年趙禎被立為皇太子,四年後即帝位,宋仁宗於嘉祐八年(西元1063年)病逝於開封,在位四十一年期間國泰民安,為宋王朝國力最鼎盛的時期。...
Jun 1, 20193 min read「金」的興起與北京房山金陵「金」的興起與北京房山金陵 中華易經風水命理協會理事長 張玉正 西元1127年北宋因金兵入侵而滅亡,金發源中國東北松花江以北,屬於女真族的一支,完顏部落首領阿骨打(完顏旻)有謀略、善用兵,完顏阿骨打統一女真族後,勢力漸強大,趁遼國力衰弱,遼天祚帝昏庸之際,於宋徽宗政和五...
Jun 1, 20191 min read唐睿宗李旦橋陵的石雕保存完整唐睿宗李旦橋陵的石雕保存完整 張玉正 李旦(西元661年--716年),高宗第八子,母為武則天。高宗死後,李顯繼位為中宗,武則天於(西元684年)廢中宗李顯,改立二十二歲的李旦為帝,史稱睿宗,在位十年,武則天又廢掉睿宗,自己總攬朝政,不久自封為皇帝,改唐為周。後來(西元70...
Jun 1, 20192 min read 唐太宗「貞觀之治」與昭陵唐太宗「貞觀之治」與昭陵 張玉正 中國歷代帝王陵墓,秦始皇陵是現存歷史較久遠,以及保存較為完整的帝陵,說起帝王風水,就必須以唐朝為分界點,因為在唐朝以前,除了漢文帝霸陵,依山勢鑿壁而建,不另起封土。其它的大多是地宮蓋好之後,將陵寢以土堆積如山,所謂「封土」為陵,並未強調風...
Jun 1, 20192 min read史上唯一二帝合葬的乾陵史上唯一二帝合葬的乾陵 張玉正 乾陵位於乾縣城北六公里的梁山上,是唐高宗李治和女皇帝武則天的合葬陵,也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二帝合葬的陵墓,因位於長安城的西北方,而八卦中的乾卦也代表西北方,因此稱為乾陵。 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
Jun 1, 20192 min read 永陵為大清祖陵永陵為大清祖陵 永陵在遼寧省新賓縣內,距離瀋陽市約一百二十公里,是清朝皇室的祖陵,位居關外三陵之首,也是滿族人愛新覺羅氏族的祖墳。由於建築年代較久遠,比起入關後興建的清東陵、西陵規模較小,建築也較樸實無華。這也是風水的特色,來龍靠山較低即不宜興建過高過大,大小符合啟運山應有...
Jun 1, 20193 min read傳說中的帝王風水傳說中的帝王風水 中華易經風水命理協會理事長 張玉正 「三皇五帝夏商周,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朝之後是民國。」中國歷史五千多年,有近四千年的歷史有文字可考,在此之前,三皇五帝為歷代傳說的人物,「三皇」、「五帝」有很多不同的說法,三皇究竟是誰?漢‧司馬遷《史記‧...
Jun 1, 20193 min read帝陵風水的考證帝陵風水的考證 在中國歷史中約有六百多位的帝王,其中地面有跡可尋的帝王陵寢約有一百多座,這些陵寢隨著帝國的興衰與變遷,分佈在大陸各省,除了明清兩代由於時間距離較近,且清代作為少數民族取得政權,為了攏絡漢人,刻意維護歷代皇陵,因此,明清諸陵也保存較為完整,清朝皇帝甚至下令整修...
Jun 1, 20196 min read北京明十三陵龍脈風水北京明十三陵龍脈風水 中華易經風水命理協會理事長 張玉正 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後,沿襲元朝分封諸子為王的制度,洪武三十一年(一三九八年)明太祖死後,太孫允炆即位,改年號為建文,明惠帝朱允炆,感到諸王強大跋扈,接受大臣齊泰、黃子澄謀議削藩,目的在收回諸王的兵權。朱元璋四子...
Jun 1, 20192 min read登泰山以小天下登泰山以小天下 中華易經風水命理協會理事長 張玉正 山東省客屬聯誼會成立大會暨海外客屬僑領齊魯行活動,於九月二十三日上午在山東省會濟南舉行,筆者張玉正也是受邀對象,近年來張玉正在風水上除了專著於楊、曾、賴、廖公四大宗師堪輿術的研究外,並且對歷代帝王陵寢與皇室建築風水,也...
Jun 1, 20192 min read帝王之都---北京紫禁城帝王之都紫禁城 現今的紫禁城規劃始於元代,西元1264年元世祖忽必烈下詔以燕京作為中都,元世祖放棄了金代以前的都城舊址,由劉秉忠、郭守敬二位風水大臣重新勘察選址,西元1267年開始興建,後來又將中都改名為大都。明朝燕王朱棣遷都北京,當時的江西贛州風水術士廖均卿等人,便將宮殿...